逐日追风筑“高地”——山东省部省共建“职教
3月22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拟予激励支持省(区、市)公示名单。继2019年首批入选后,山东省再次名列其中。这标志着山东省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成效卓著,我省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
善谋者因时而动。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山东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自此开始,山东省按照“整体设计、协同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总体要求,以等不得、慢不得、懈不得的力度和速度,自我加压、协同共进,助推“职教高地”建设实现了“起步成势、一年成式”。
起步就是冲刺跑
2020年初,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制定印发的《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中,共列出教育部支持政策清单9项、山东省工作任务清单45项,为山东职业教育发展擘画蓝图,指出了发展路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山东“职教高地”建设要按照“起步成势、一年成式、两年成是、三年成事”的节奏和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任务就是命令,起步就是冲刺跑。山东省强化顶格推进,将“职教高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改革攻坚行动,作为科教强省、创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重要支撑。设立了青岛、烟台、潍坊、德州等4个省级职业教育试验区,为“职教高地”建设试水蹚路。
去年9月,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工作推进会在潍坊召开。省市共建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省“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揭牌,“5G+”产教科融合高端论坛山东分论坛、齐鲁职业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启动。同时,省教育厅、5所高职院校与京东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一系列创新举措和行动,标志着山东“职教高地”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烟台市整合市属职业教育资源,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走出了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困境,为教育部门统筹、统管职业教育融入地方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省委、省政府推动落实首批39亿元地方债,推动16个设区的市按照多元化投入、企业化运营方式,建设大型智能实习实训基地。一批职业院校因承担这一任务,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以及培训培养紧缺技能人才的实践中心。与此同时,16市和137个县(市、区)“一市(县)一案”、职业学校“一校一策”,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战时姿态,启动建设了495个项目,项项有落实,个个有进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绩和成果。
这一年,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发改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省税务局等9部门密切配合、协同用力,聚焦重点领域,系统设计制定20项配套文件,一个个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难点、痛点、堵点和关键点被一一破解和打通。“职业教育发展如此快速,步伐如此矫健,真是让人兴奋不已、干劲儿倍增。”谈起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氛围,济南市历城职专校长赵波异常激动地说。
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
在日照,由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虾青素分子模式技术成功助推日照一家传统水产品加工企业转型为海洋生物技术高科技企业,老企业从此焕发出新生机。
在临沂,由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冷链物流技术,成功帮助蒙阴县的蜜桃出口至阿联酋、新加坡、泰国、俄罗斯等国,创造了蜜桃贮藏3个月不烂果、保鲜期延长50%、好果率接近100%的奇迹,出口创汇8000多万美元。
在潍坊,山东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建设的占地1686亩的新旧动能转换智慧农牧科技示范园,年出栏优质肉猪2万头、肉鸭100万只,年存栏产蛋鸡15万只、年供鲜鸡蛋3000吨,年供应有机畜产品1万吨、优质瓜果蔬菜1500吨,直接带动周边种植户年增收1亿元,带动土壤改良约5万亩,有力地拉动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在海尔,在海信,在雷沃重工……在全省近千家大中小企业,面对2020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形势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冲击,17万名职业院校学生有序返岗实习,为企业的复工复产注入了无限希望和生机。
……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山东职业教育走向了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企业需求无缝匹配的“新境界”。去年以来,山东职业教育以“高地”思维逐项、逐条、逐件破解校地、校企融合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围绕“职教高地”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乡村振兴”以及山东省“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等战略部署,主动融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区域经济社会以及产业发展和项目攻坚,在办学方向、专业布局以及服务能力等方面革故鼎新,与地方和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办学活力更足、更加根深叶茂。据统计,在山东加工制造、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家政和养老服务、高速铁路、民航、信息服务等八大快速发展行业中,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上一篇: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落下帷幕,职业教育发展迎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