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心得体会
本人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职业教育的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德国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符合本国实情的“双元制”特色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在德国应用得很成功,也是其他各国争相学习和借鉴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德国学习期间,我们到维尔纳·冯·西门子学校了解理论教学,到约翰迪尔公司、LSB班奈特数控制造公司和曼海姆商会教育学院观摩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通过近2周的考察学习,受益匪浅,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1、“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他们分别在学校和培训企业两个地点,由学校中的教师和企业中的培训师两个施教主体,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职业教育,其中在企业里的实践培训每周3.5天(占70%),在职业学校里的理论培训每周1.5天(占30%)。学生既然是企业的学徒工,都享有工资和劳动合同保护。“双元制”这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高职教育方式,不仅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实用性人才,而且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双元制”体系的优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技能培训结合、企业与学校结合、社会需求与办学培训计划结合;学生通过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考试一次通过率极高;在“双元制”教育下培养的学生就业率高(巴登符腾堡州青年失业率2.9%,全欧洲最低);所培养技术工人可直接投入企业生产工作中。
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德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审批具有严格的程序,一个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出发点是企业(由企业提出行业标准和需求)。首先由行业协会、教育部门、研究机构和法律部门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由行业协会和企业提出专业(工种)设置和培养要求,然后由职教所组织学校和企业人员进行调研,提出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和内容,之后再由职教所组织专家拟定专业(工种)人才培养方案,最后由联邦教育和文化部审定批准人才培养方案(含教学大纲)。学校根据企业要求来完成理论教学,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指导项目完成实践培训。“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在德国是全国统一的,立了法国家规定并按要求来实施。
3、职业教育师资力量
在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是作为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即公务员来对待的,所以教师的地位高、收入高、工作稳定。但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是有严格规定的:教师除规定必须是两个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外,还必须不少于5年的与所申请从教专业有关的企业工作经验,同时还要接受州师资培训中心为期18个月的师资培训。
另外,德国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一个特点是兼职教师数量很大,大量聘用兼职教师:一是可以节约经费开支;二是聘用在各个行业第一线工作的工程师授课,可将最新发展技术教给学生;三是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作,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专职教师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
4、企业的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独立的培训机构、基地和培训师。小企业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则由多家抱团组成培训机构或通过跨企业的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5、考核评价体系
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育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考核分为中间考核和结业考核两种,从考核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考试由一线专家出题(企业需要什么就考什么),由学校和企业双方来完成,实现了真正的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1、政府的高度重视
德国前总理科尔曾说过,“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以及企业的积极参与都是在联邦政府的统一协调下进行的,同时给出每个学生13万欧元左右的培养费用。在德国,政府在职教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十分明显,政府调控力度大,效果好,职教呈现有序的良好发展状态。
上一篇:对职教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改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